“夾心餅干”日子不好過
國家統計局相關數據顯示,去年前11個月,我國焦炭產量40551.4萬噸,同比增長約4.97%。據統計,前10個月焦炭表觀消費量為21989萬噸,出口則由于40%的高出口關稅持續萎靡。
雪上加霜的是,出于延長產業鏈和降低成本的目的,焦炭上游煤炭企業和下游鋼鐵企業新焦化項目不斷上馬。“整體焦炭產能繼續不斷增加。”中商流通生產力促進中心李廷表示。據了解,2007—2012年,國內焦炭產量由3.29億噸增長至4.4億噸,增加1.11億噸。
“由于焦爐維修成本相當于新建焦爐的60%,焦爐一旦停產就等于報廢。”李廷說,我國焦炭行業處于產能過剩卻難以停產的尷尬境地,雖然焦炭40%的出口稅日前被取消,但這在短期內難以改變焦炭供需失衡的現狀。據了解,國務院2013年1月1日起實施取消焦炭40%的出口關稅,隨后商務部和海關總署又取消焦炭配額制,改為出口許可證制度。
“對于焦化行業來說,只有下游鋼鐵行業景氣好轉才能帶動其景氣上升。”李廷表示,目前我國鋼鐵行業產能過剩較為嚴重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在此情況下,鋼材價格上升空間受到一定限制,鋼企只能盡量壓低焦炭價格。而在上游煤炭主產區,煤礦整合使煤炭生產企業數量大幅減少,煉焦煤資源緊張,價格上漲,一些未與煤炭企業建立長期合作協議的獨立焦企甚至出現買不到煤的現象。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下游鋼鐵聯合企業自有焦化廠產品銷售穩定且具有排他性,產能利用率較高。“當市場需求減少、價格波動時,鋼鐵企業會首先減少外部焦炭采購,以保證對自有焦化廠產能的消化,并對獨立焦企進行壓價。”李廷表示,上下游壓力促使小型獨立焦化企業大量關閉,大中型企業虧損的情況屢見不鮮。
無錫無縫鋼管廠家兼并重組阻力較大
統計顯示,截至目前,山東省焦化企業數量為58家,其中獨立焦企占比80%以上。“2012年10月份全省焦化行業轉型升級會議后,焦企兼并重組的動作幅度并不大。”青島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分析師王艷分析,隨著近期焦炭價格上行,獨立焦企效益稍微轉好,這將給焦化行業兼并重組帶來一定阻力。
山西省作為全國最大的焦炭產地,目前焦炭產能約1.6億噸。2012年5月,山西開始實施焦化行業兼并重組,試圖由“以量為主”轉向“控量提質”。不過,這項工作進展并不樂觀。“小型焦企一般不愿意被淘汰或兼并重組掉,如果被兼并,我們只能參股而不能控股。”山西某小型獨立焦化廠負責人說。
對此,一業內人表示,焦企兼并重組,雖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行業集中度,提高焦企議價能力,但這只能使焦化行業暫時擺脫困境。“鋼鐵企業會繼續想方設法降低生產成本,其自備焦化比重還是會不斷提高,如果不聯合上下游煤、鋼企業,兼并重組后的焦企仍將面臨嚴峻的生存環境”。
在李廷看來,獨立焦化行業要想走出目前的窘狀,須與上、下游的煤炭及鋼鐵企業跨行業整合,以穩定成本和市場。(主營:無錫無縫鋼管、無錫無縫管、無錫鋼管、無錫鋼管廠、無錫無縫鋼管廠、鋼管、無縫管、無縫鋼管、無縫鋼管廠)
|